日地距离可以认为是天文学上的一个基石数据,虽然这个看似不起眼的数据却困扰了人类近千年,因为很早以前天文学家就想知道日地距离是多少。我们目前知道,这个值是149597870700米,大约是1.5亿公里,为一个天文单位,但是过去的天文学家可没有如此精确的技术,因此无法准确知道日地距离。
地球到太阳的距离是如何测量出来的?
希腊天文学家可以说是早期试图用视差法观测日地距离的,科学家认为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观测,形成一个三角测量,通过函数我们就可以知道日地距离了,但是这个方法很有趣,误差也很大,我们知道函数关系一旦不准确,那么在如此巨大的天体距离上,误差就非常可观了。1761年,法国天文学家拉郎德给出了一个精确值,大约为1.53亿公里,与1.49亿公里非常接近,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观测值。现代天文学上通过金星凌日测量日地距离的。金星凌日时,可测得金星的视直径,进而通过三角视差法算出金星与我们的距离。再通过开普勒第三定律可求得日地距离。
哈雷在18世纪成功预言了金星凌日,从而使得人类第一次求得了日地距离:当时计算所的的数值与现代更先进、更精密的观测得出的1.49亿千米相差甚微。应该说,测量日地距离是天文测量与天文观测史上一个重大的成就,一旦我们确定了日地距离,即一个天文单位,才能去计算别的天体之间距离,不然一切都是白搭。
免责声明: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,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部分源自互联网,无法核实真实出处,如涉及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