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矮星,是宇宙中大部分恒星死亡后都要留下的尸体。
既然是恒星的尸体,那么白矮星周围的空间想必也是像坟墓一样凄凉,没有一丝生机吧?
最近科学家表示:对于这个想法,他们可能想错了。白矮星周围不仅是完全死寂,甚至还具备孕育生命的条件。
“僵尸恒星”周围或许存在外星人
事实上,白矮星虽然是恒星留下的残骸,却不是最终的尸体,而是变为尸体的过程状态,所以还有人称之为“僵尸恒星”。恒星变成白矮星时,还会残留很多的热量持续向宇宙空间释放,当所有热量全部释放掉的时候,它也不再发光,变成真正的恒星尸体——黑矮星。
根据科学家最近的科研结果,这个过程远比当初想象的要长得多。科学家表示,白矮星释放热量维持液体水温度的时间可以长达80亿年,甚至比许多恒星的寿命还长。
这样的时长,想孕育生命甚至高级生命,是绰绰有余的。
事实上,宇宙的年龄目前普遍被认为是137亿年,如果宇宙第一批恒星寿命在100亿岁的话,再算上白矮星冷却的80亿年,那么也许全宇宙目前还没有一颗黑矮星!
有人会说:虽然白矮星可能释放热量,但是如果毕竟不是正常的恒星,光能不足的话,也不能够让生命产生啊!
科学家在研究过程中发现,白矮星虽然没有主序星时那么强的光能,但是它附近的行星还是能够获得合适波长的光,这些光对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绰绰有余的。
与此同时,白矮星释放的紫外线比主序星也并不多,周围空间的天体,遭受紫外线的威胁也不大。
在发现了白矮星的这些特性后,科学家们很快做了模拟测试。在模拟环境下,白矮星周围的行星,的确具备孕育生命的条件。
但是,也有很多科学家冷冷地表示:这种研究其实是徒劳无功。
就拿太阳系来说,如果太阳死亡爆发的话,不是直接演变成白矮星,而是会不断膨胀,其膨胀范围甚至可以延伸到火星轨道。也就是说,50亿年后,地球轨道会完全被太阳吞噬进去。
当然,太阳膨胀的过程中,或许地球的轨道也有一些变化,那么这种变化是否会让地球免于被吞噬呢?不知道。
即使不被吞噬,那么太阳大气层扩散到宇宙空间后,终究残留的内核要比现在的太阳体积小得多。即使地球轨道扩大到不被太阳大气层吞噬,那么太阳残留的白矮星能量不足,地球也会成为冰球。
那么,科学家关于白矮星的新发现,难道真的是空欢喜一场?
地球的未来,到底在哪里呢?白矮星周围,究竟有没有外星人呢?
免责声明: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,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部分源自互联网,无法核实真实出处,如涉及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,谢谢!